全国服务热线:156-2585-3063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片式薄膜电容器

阅读次数:172 发布日期:2018-03-12  文章链接:www.pettape.com/news/200.html

薄膜电容器是以塑料薄膜作电介质材料的一类电容器。插装用的带引线薄膜电容器常使用聚脂(PET)、聚丙烯(PP)等薄膜作为电介质。在1985年之前已经形成商品化的片式薄膜电容器是将金属化聚酯薄膜卷绕成电容器芯子,再热压成矩形片状与外电极连接后用环氧树脂封装而做成。这种片式薄膜电容器的明显弱点是耐热性差,只适应在较低温度下通过再流焊接进行组装。为提高片式薄膜电容器的耐热性能,扩大其适用性,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薄膜材料。日本松下电子元件公司应用聚苯硫醚(PPS)薄膜作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用这种薄膜制成的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优异的电性能,从而使片式薄膜电容器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片式薄膜电容器的材料与基本结构
新颖的片式薄膜电容器是用聚苯硫醚(PPS)作为基膜并经过双面蒸镀铝电极后,再将溶于有机溶剂内具有耐高温的聚苯撑氧(PPO)树脂涂覆在PPS基膜上,形成小于1mm厚度的涂层。这两种材料与PET和PP膜的性能对比列,PPS膜的明显优点是介电性能好,耐热性高,温度、频率特性稳定。PPO的特点是耐热性好,喷镀性能好。这两种材料组合形成的复合介质,解决了设计制造电容器的耐热难题。

(二)片式薄膜电容器生产工艺
薄膜电容器主要生产工序:首先将涂敷PPO漆层(宽幅约500mm)双面金属化的PPS复合介质薄膜卷绕在一个扁平芯子上,形成叠块(用宽幅膜可增加一次加工电容器的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叠块的层数根据设定的电容量而定。为保证每层膜之间都能紧密地附着和电容器的耐热稳定性,要将叠块进行热压成型,采用三级热处理工艺,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及温度经过三级处理。处理时对每个阶段热处理的升温速度一定要控制好,不能产生急剧的温度变化,使电容元件受损。在最后阶段除了加温外,还要施加一定的压力。热压后的叠块在漆层留边的中央处切割成100-150个“电容芯坯”又称为“电容条”。电容条两个分离面的铝电极是裸露在外面的,在封装前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切不可受到污染。接着是对电容条的两个切割面施行喷镀铜锌合金,以便将电容两端电极引出。

为保证薄膜电容器应有的焊接性能,在经喷镀铜锌合金的外电极部应再电镀锡/铅合金。在电镀时不采用常规酸洗、水洗方式,而使用干式后处理,这样可避免酸碱对电容器的侵蚀。经电镀后的电容条,按一定长度剪断,就得到电容芯子。然后进入封装工序,封装使用的树脂薄片由聚酰亚胺和环氧树脂组合而成。封装的要求是注意机械强度、耐热性及尺寸精度。具体作业分三步:第一检查切割面的尺寸是否符合。以确定封装树脂薄片的位置;第二将树脂薄片与电容器粘贴面进行预枯接.然后由专用装置加以固定I最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固化。


返回列表 本文标签:

Copyright © 2014-2030 东莞市美鑫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84625号

156-2585-3063